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2746|回复: 1
收起左侧

陶渊明:理想社会的设计大师

[复制链接]

554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星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047
发表于 2008-9-1 09: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陶渊明 星之骄子

撰文/饶 军



  星子,古属浔阳、柴桑,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立县,割柴桑东部吴障岭及庐山山南隶之,从公元982年起至清末,同时还是军、路、府所在地。并以72牌坊、300寺(观)庙、天下第一书院而闻名于世,是佛、道、儒三大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声望远播,如雷贯耳。

  名山出高僧,观隐出仙人。这块集名山、名湖、名江的神奇土地上,也必将诞生出与之相称的伟大人物。一个理想社会的设计大师陶渊明,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他穿过了时空的隧道,发现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和谐理想社会。陶渊明是世界级巨人,他的《桃花源记》是永垂青史的。

  陶渊明的家在星子县的上京,他的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境已不是那么宽裕了。但我们还是可以想像得到,陶渊明小时过的还是小康人家的生活,因为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里背靠庐山,面临鄱湖,平畴沃土,斜川中流,望“水鸥乘和以翻飞”,看“方鲤跃鳞于将夕”,是一个熟读圣贤书的地方。同时,农耕的生活使他较早地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这对陶渊明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是鄱阳湖的琼液哺育了陶渊明,是庐山清风净化了他的心灵,他仰望苍穹发出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言,展示了他远大的抱负。但是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祸不断,官场腐败,人民衣不遮体,食不饱腹,他的抱负和理想一直难以实现。一直到29岁那年才得有出仕的机会。陶渊明出仕之后,可以看到,他的“猛志”是融合在他的行动之中的。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同时,少不了要向权贵建言献策,压根就不管采纳不采纳、上司高兴不高兴,决不隐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对这样一个不谙官场规则的幕僚,是很难得到上司欢心的。与其寄人篱下,同流合污,倒不如纵情山水,所以,他多次辞职。回到家乡后,在等待新的机遇。

  陶渊明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一有机会便要展示自己的“猛志”,直到41岁时出仕彭泽县令。当他从上京告别亲人,带着家眷,登上早已候在湖边的客船去上任时,陶渊明的心情是愉快的,他终于可以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付诸行动,在彭泽这片沃土上去建功立业,创造辉煌。然而事与愿违,地方豪绅并没有把这个新任县令放在眼里,欺上瞒下,使他难以施展拳脚。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回到故乡,在鄱阳湖的草洲上踏青,在东篱的野花中采菊,在古樟树下饮酒作诗,终身不仕。

  陶渊明的这一次辞官,是他精神的一次升华。在这个浑浊的社会中,他是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但是,他心中的激情仍然在燃烧,他要用自己思想的智慧,去设计一个美好的人类社会。这时的陶渊明既不是“猛志逸四海”时的豪情少年,也不是出仕时要大济苍生的英雄豪杰,而是一个思想境界已升华到了真善美境界的思想哲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在故乡真是超凡脱俗了。清晨,看红日东升,过着“有酒盈樽”、“心远地自偏”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继续陶冶着他的情趣。虽然在他41岁那年,上京家中遭遇火灾,被迫迁移到栗里,但他的心情还是乐观的,他在《移居》诗中这样写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栗里附近是三国名医董奉的杏林遗址。陶渊明非常敬重杏林精神,常似醉非醉后来到杏林下面的山涧中一块巨石上醉卧,这块巨石被后人称之为醉石。敬陶者在醉石旁建起了“归去来馆”,朱熹亲题了馆名。嘉靖进士郭波澄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石上醉痕在,石下醒泉深。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五柳今何处,孤松还独青。若非当日醉,尘梦几人醒。”是啊,陶渊明这种大彻大悟,一千多年来在红尘梦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清醒呢?这样率真的日子,始终伴随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也许是陶渊明家乡庐山南麓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也许是山洪爆发,鄱阳湖的洪水淹没了翠绿的禾苗,总之,陶渊明虽辛勤耕作,但收成不是那么好了,生活变得贫困起来。这就更加使陶渊明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使他的思想再一次产生新的飞跃。在他54岁那年,一个伟大的思想诞生了,一个不朽的理想横空出世。伟大的《桃花源记》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它要比欧洲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早1400多年。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陶渊明的归隐为许多人敬仰,陶渊明的诗吟咏田园风光,寄语怀抱,自然含蓄,不假雕饰,书写情怀悲愤慷慨,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座丰碑,被誉为田园诗人之祖。陶渊明的理想,成为热血志士探索实践的目标。陶渊明是世界上的巨人,匡山蠡水,为哺育了这样伟大的儿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早推崇陶渊明的是颜延之和萧统,对他的诗品、人品、思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到盛唐时,陶渊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千里迢迢来朝拜陶渊明了。他沿着当年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斜川,来到上京,眺望庐山,只见两条白练从天而降,诗人写下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唱。随后来到栗里,凭吊渊明遗迹,写下了“何日到栗里,一见平生亲”、“何时到彭泽,长歌陶令前”,可见,这位诗仙早在心中与陶渊明神交已久,并要在这位大师面前吟唱陶渊明的诗风、人品和思想。

  杜甫同为诗坛泰斗,也非常敬仰陶渊明,写下了“陶诗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焉得思如陶谢乎,今渠述与作同游”,可见陶渊明在杜甫心中的位置。开创了一代豪放诗风的苏东坡,过浔阳来到庐山,先是在西林寺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充满哲理的佳句,后又游历了秀峰寺的青玉峡和三峡观音桥。秀峰寺,原名开先寺,五代十国时由南唐中主李王景所建。李王景未做皇帝以前,因喜爱这里的风光秀丽,山水清音,茂林修竹,在此筑庐读书,至今存有李王景读书台。他登基后,便把这处风水宝地赐给了寺院,取名开先寺。寺后即是著名的庐山香炉峰瀑布和黄崖瀑布,激流之下,是青玉峡龙潭。苏东坡离开秀峰寺后,来到了三峡观音桥。观音桥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桥梁之一,与赵州桥齐名。此桥气势恢宏,如长虹飞跨断壁悬崖之上,桥下激流奔涌,似雷鸣虎啸,唐伯虎著名的“三峡桥图”就画于此。苏东坡游完这两处胜境之后,欣然写下了“匡庐二绝”的题词。当陪同的人员告诉他,陶渊明的旧居距这里不远时,这位大诗人便急切地来到陶渊明的故居旧址上京,凭吊先贤,说:“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於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东坡来到栗里陶村,看渊明醉石,踏柴桑桥,再次发出感叹:“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可见陶渊明在苏东坡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来庐山南麓朝拜陶渊明的,历朝历代无以计数。北宋名士刘凝之辞官归隐渊明故里,成为一段千古传颂的佳话。刘凝之,江西高安人,安徽颖上县令,在他50岁时,因不满官场浑浊,归隐渊明故里,当时官员学者们纷纷吟诗作赋送他,都以参与送别刘凝之为荣。刘凝之来到庐山陶渊明故里后,筑草庐在鄱阳湖畔的落星湾,置了些薄地在三峡涧边,亲自灌园浇菜,闲时引吭高歌,吟诵陶诗,怡然自乐。虽然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他却感到十分充实富有,直到81岁在落星湾寿终,葬在落星湾畔的少府岭。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送母归葬故乡江西永丰,返乡途中到庐山脚下的落星湾畔,拜访了同年好友刘凝之。欧阳修有感于刘凝之高山一样的节操,写下了《庐山高》赠刘凝之:“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巍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后来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一是敬仰刘凝之的高风亮节,二是为欧阳修的《庐山高》钦佩不已,将《庐山高》亲书刻石,竖在庐山之巅大汉阳峰上,供世人吟颂。

  弘扬陶渊明精神的,有两位重量级的理学大师,即周敦颐和朱熹。1072年理学大师周敦颐知南康府,他受陶渊明的影响,在府治旁开池种莲,并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在这青山秀水之间,留下了渊明爱菊,敦颐爱莲的佳话。过了一个世纪,1170年,伟大的教育家朱熹来到渊明故里任南康知军。朱熹无疑是陶渊明的崇拜者,说:“宋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是真个不能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朱熹是教育家,他要把他的弟子培养成像陶渊明这样高风亮节、有远大理想的人,这便有了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情结。唐贞观年间,李勃与兄李涉隐居庐山山南,驯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李勃出任江州刺史后,便在此地兴建台榭,栽种花木,取名“鹿洞”。颜真卿的后裔颜翊曾率子弟30余人在此进修不怠。到南唐开元年间,被朝廷立为“庐山国学”,到北宋初,改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以白鹿洞书院居首。朱熹知南康军后,因巡视旱情,来到白鹿洞书院,只见群山环绝,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但书院至此已败落,便决意上报朝廷修复,并亲任洞主,修订洞规。朱熹的《白鹿洞规》中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直成为封建统治者教化学生的信条,培养士大夫的大纲。陶渊明的影响,白鹿洞的实践,奠定了朱熹教育家的圣人地位。白鹿洞的朗朗读书声,直至民国新学堂的兴起,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也是跨越时空最长的学府。今天的白鹿洞书院,依然洞府幽深,雕梁画栋,气势轩昂,这里秀丽的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研讨场所。拥有四万学生之众的九江学院院长说:将要把九江学院与白鹿洞书院的资源整合,要使千年书院焕发新的青春,再现迷人的风采。这是十分可喜可贺的。


新闻来源: 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
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
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
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

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
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
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
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

554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星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0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5: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南
陶渊明故里星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