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森 发表于 2023-11-11 22:13:41

描写撷英62(环境描写之室内陈设)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36px;">描写撷英62<br/></span><br/>□伍穆<br/><br/><span style="font-size: 24px;">室内陈设</span><br/><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旧客厅<br/>&nbsp; &nbsp; &nbsp;丁成来的家境看起来不算富裕。房子有点旧,大约装修了快十年 了,几乎没有风格,内饰显得粗陋笨重。客厅里放着一只台式二十四英寸电视机。沙发和茶几都有长期使用后的人为破损:那暗红色沙发经常坐的位置其色泽明显比别处浅;那茶几边沿个别地方油漆剥落。东边窗帘的金属钩子掉了一只。不过总的来说,丁成来家虽然不讲究,还算干净。(艾伟《盛夏》)<br/>&nbsp; &nbsp; &nbsp;【点评】对客厅的描写突出了它的“旧”,大体上是总-分-总的顺序,具体细致地描绘了部分家具的损伤状况,有的细腻到了穷形尽相的地步,可见作者观察的敏锐。<br/>2.旅馆标间<br/>&nbsp; &nbsp; &nbsp;我进了房间,打开灯。跟我住过的任何宾馆一样,两张床,一张靠着墙角,一张摆在差不多中间的位置,为有窗户的那面留出一条很宽的过道来,也使两张床挨得更近。窗户盖着厚厚的落地窗帘,窗子底下摆着张圆形的红漆茶桌,一旁立着阴郁的衣帽架。两张床中间是床头柜,上面一排按钮,控制室内所有的电器。床单和棉被全是耀眼的白色。(彭剑斌《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br/>&nbsp; &nbsp; &nbsp;【点评】旅馆标准间写得非常“标准”,大多数的标间都是此种布置。对两张床的摆放方位介绍得特别细致,其他事物基本上是以床为中心描述的。<br/>3.书房<br/>&nbsp; &nbsp; &nbsp;欧阳教授有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书房。尤其在香港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居然有三面靠墙的通天大书架。书桌则对着落地玻璃窗,可观得远山点翠。欧阳教授常为此顾盼自雄,称自己有远见,早早搬离了中心区,在新界置业,才不用受逼仄之苦。他的藏书虽不至汗牛充栋,但在我一个青年人看来,确有洋洋大观之象。据说这只是数分之一,有些善本书,因为要防潮湿和久存的书蠹,送去了专业的仓储。(葛亮《书匠》)<br/>&nbsp; &nbsp; &nbsp;【点评】这是一间教授的书房,写出了它的环境、结构和藏书的数量,塑造了一位爱书如命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多用成语,且十分准确。<br/>4.天窗<br/>&nbsp; &nbsp; &nbsp;在李家书院,聪明的李家人,在屋顶开一个升子样的天窗,时光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升子,装满光亮,如瀑倾泻,跌落庭院,照亮整个院落,照亮琅琅书声。(彭学明《我在浦市等你》)<br/>&nbsp; &nbsp; &nbsp;【点评】这里的天窗是指旧式建筑屋顶上用于通风和透光的窗子,如果你观察过这种天窗(与今天的汽车天窗不是一回事),就会觉得文中所描写的“升子”(旧时容器,呈梯形)的比方非常准确(实际上是好像倒置的升子)。<br/>5.旋转门<br/>&nbsp; &nbsp; &nbsp;沈展平回到一楼正厅,旋转门忠于职守地自动着,好像一架横睡的风车。 <br/>&nbsp; &nbsp; &nbsp;他机械地踏进玻璃门扇。不管你动与不动,门像涡轮片似的搅拌着你,簇拥着你,拨动你向前。(毕淑敏《原始股》)<br/>&nbsp; &nbsp; &nbsp;【点评】作者把旋转门比作“一架横睡的风车”,后又比作“涡轮片”,就像张晓风把喷泉形容成“把横流的水扭成反弹向上的水晶柱”一样想象力别样。弗洛伊德认为,描写心理活动,尤其是那种隐秘、微妙的心理状态,只有运用比喻的手法。<br/>6.穷家<br/>&nbsp; &nbsp; &nbsp;老三前去吊香,放了一挂鞭炮,接受了孝子的跪谢,还有告知亡灵的一声惊天锣响。他注意到孝家连张好椅子都没有,一只碗橱也只有三条腿,另一角由砖石垫着。热水瓶里倒出的是冷水。日历还是挂着前年的。柴灶上方该挂腊肉的地方只有几个空铁钩。他刚才带来的一桶白豆腐,看来很必要也很及时。(韩少功《赶马的老三》)<br/>&nbsp; &nbsp; &nbsp;【点评】村里的何子善死了娘,他家是村里最穷的。这里描写的贫穷如一个个特写镜头:碗橱缺腿;热水瓶不保温;日历是过时的;铁钩上应该挂腊肉的地方空无一物。这是一种“展示”的描写方法,比直接“讲述”何家“一贫如洗”要具体生动。写何家的穷,是为了反衬皮道士的刻薄算计,对何家这样的赤穷家庭也要借丧事榨出更多的“油水”来。<br/>7.双规地点<br/>&nbsp; &nbsp; &nbsp;下了车,第一明(“第一”是复姓)被带到了一栋中间的那幢楼最东边的一间屋子里。屋子里的陈设像个招待所。……他曾经听说过“双规”方面的情况。对于“双规”地点的选择,需僻静,外界人员来往少,吃住条件比较方便。招待所、宾馆、培训中心、军事基地等不一而足。房间虽然从住宿方面像个招待所,被褥、卫生间一样不少,但没有电话、日历、钟表等可以通讯和知道时间的东西,牙具也没有。(李乃庆《双规》)<br/>&nbsp; &nbsp; 【点评】“双规”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内违纪人员进行调查时所采取的特殊措施,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问题。十九大以后,用“留置”代替“双规”。为了防止官员外逃、串供、自杀、毁灭证据等,安全条件第一,环境僻静,生活方便,但必须切断双规对象与外界的任何联系,因此就有了所描写的情况。</span><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link rel="stylesheet" href="//www.shanglushan.com/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Bpi" id="wcn_editor_css"/>

1527029559 发表于 2023-11-12 11:52:12

写的挺详细的

洋葱和土豆 发表于 2023-11-12 13:56:48

文财不错哦

爱星星 发表于 2023-11-12 14:03:26

写的挺好的,点赞。

陈龙阳 发表于 2023-11-12 20:17:35

对事物观察太细致了

缥渺 发表于 2023-11-12 22:09:36

给陈老师点个赞

甜言蜜于 发表于 2023-11-13 07:29:34

写的好   

蚂蚁 发表于 2023-11-13 08:14:35

什么样的功能就什么样的配置,细致入微。

守株待兔 发表于 2023-11-13 20:13:04

必须敏锐观察

時光擱準⑾ 发表于 2023-11-15 21:41:18

写的挺详细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描写撷英62(环境描写之室内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