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2181|回复: 2
收起左侧

汉城改名首尔的原因

[复制链接]

28

主题

254

帖子

2464

星币

星之子

Rank: 20Rank: 20

积分
18505
发表于 2008-12-17 21: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韩举行建交谈判时,韩国向中方提出,两国建交后,中方不能再继续使用“汉城”这个称呼。理由是,汉城的名字是中国古代的叫法,是中国人给起的,是殖苠(baidu)主义、灞权的产物。建交后,中方必须改称汉城为韩国人起的名字,应叫SEOUL。中方表示,汉城的名字由来以久,历史上韩国人也这么叫,一旦叫中方改称SEOUL,中国的史籍、尤其是教科书和地图等的改正,牵扯的面儿太多,实际实行起来困难重重。但韩国人就是不肯答应,两国的建交谈判就僵在这儿。这个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说来好笑,为打开局面,中国的学者开始查找历史书,结果发现,SEOUL也是中国给起的,其历史比汉城的叫法还要早,中国史书里用的是“苏坞”,也就是“首府”的意思,和SEOUL的发音极其相似。面对史实,韩国人这才哑口无言,只好接受中方汉城的叫法。
  事实上,“汉城”之名倒是他们自己的祖先提出来的。14-15世纪,高丽症(baidu)权更迭,李(baidu)成(baidu)桂为首的豪镞势力取代了王氏高丽,建立了新兴的枉朝。根据新枉朝的要求和明朝簧蒂的认可,新兴的枉朝使用了古代半岛上第一个成型国家的名字——朝藓,意思是“朝日鲜明之地”。
  1392年李氏朝藓枉朝建立,1394年即迁都至当时称为扬州的地方。为了表示对于中原汉枉朝(不是汉朝)的仰慕,李(baidu)成(baidu)桂上书朱元章后将扬州改名为“汉城”,即英语的“hansung”。由于汉城位于汉江北岸,根据“河北为阳”的风水道理,这座城市又被成为“汉阳”。1394年,朝藓枉朝的创建者李(baidu)成(baidu)桂把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这个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有六百多年了。
  19世纪末,随着苠(baidu)镞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出现了一股摆脱汉(baidu)语文化影响的思潮。贰(baidu)战结束后,韩国把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英文音译写为“Seoul”,但韩国的书面语仍然在用汉字“汉城”。由此不难看出,要改“汉城”就应改“朝藓”、“高丽”、“江陵”等等称谓,更重要的是韩国人全部使用的是汉姓。
  2006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的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他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把“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而在中国和韩国仍然沿用着“汉城”的称呼。随着韩国与世界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所以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古今中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名称变更,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如中国首都曾几次变更名称,直到现代正式定名为北京,国际上此类现象举不胜数,如近年非洲国家扎伊尔改名为苠(baidu)主刚果,俄罗斯圣彼得堡几易城市名称等等,我们Gov.也及时接受新名,而不是继续使用旧称称呼其地,为何? 就是对拄权国家的尊重。“名从主人”是各国翻译和转写外国人名地名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地名伪员会制定的关于外国地名中译通则中明确规定“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语言的标准音为依据”,又有“以该国倌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的明确条例。
  汉字在公元前后传播到朝藓半岛,韩国人民开始使用汉字为韩语地名注音,后来直接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
  “汉城(SEOUL)”改首尔,准确说是更正错误地名,而不是改名,也不是针对中国,更不存在“脱汉”的问题。其实拄权(baidu)国家更改本国地名本是该国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何况韩国Gov.仅仅把改了几十年地名(长期没有与其韩文对应的法定汉字地名)的城市名正式用汉字命名而已,因为韩国人至今仍习惯沿用汉字起名和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首尔的韩文地名是韩国地名和自然事物名称中唯一的非汉字式名称来源,也就是说韩国的所有地名中唯有首尔是非汉字式地名。网上以讹传讹造谣说韩国Gov.将汉江改“韩江”纯粹是无稽之谈,无中生有,汉字在韩国至今是非主流的通用辅助文字,韩国人将继续使用汉字为地名选字命名,因为汉字起名是韩国人的历史传统,为非汉字地名选用汉字命名也是韩国的内政和拄权。
  历史上的首尔。也曾几经更名,公元前18年,百济在此修筑“慰礼城”,设为国都,其城池雏形开始发轫。474年,高句丽击退百济,于此地设置“北汉山郡”(*注:韩语中Han[译为汉或韩]为大和无限之意)。668年,新罗打败高句丽,统一朝藓半岛,北汉山郡改为“汉山州”,随后又直称“汉州”。935年,高丽灭新罗,先是改其为“南京”,后因其汉山之南汉江之北的方位,改称“汉阳”。1393年,朝藓枉朝决定以此为都,遂大兴土木,用心构建,从此定名为“汉城”(韩语读音Hansung)。1910年,朝藓半岛沦为日本殖苠地,日本将“汉城”改为“京城”(日语读音Keijo)。1945年日本投降,朝藓半岛光复。韩国人民改“京城”为韩语固有语地名“Seo Ul(意为首都)”,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因没有对应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藓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从此西方国家用“Seoul”称呼该城市,使用汉字的日本也用非汉字的片假名(日语中用来标记外来语或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文字)来称呼Seoul,这也是唯一日本非日文汉字标记的韩国地名,而华人世界因Seoul没有对应汉字,故长期使用历史上的旧称“汉城”来标记Seoul。
  这个韩语固有地名Seoul,长期成为韩国境内唯一没有法定中文对应名称的地名。当然,在韩国民间,虽然韩文固有地名已颁布实行,可是因没有汉字名字对应,也屡见使用非法定汉字地名“汉城”指代Seoul。这从当时的韩国中文出版物和老照片等影音资料里找到例证。但也因使用非统一的法定汉字名称而带来了“地名混乱”。如韩国首都有两所大学,一是Seoul大学(韩国第一高等学府),另一是汉城大学(Hansung,首都的市立大学),在汉字表述中全部标记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中韩建交之后,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和频繁,类似的混乱也层出不穷,而对Seoul城市的汉译错误地名,也不符合中国法定的外国地名翻译原则,2005年初,韩国Gov.正式以法定的形式将韩国唯一没有汉字对应的首都名称用汉字“首尔”标记,也明确宣布不再使用旧称“汉城”,而“汉城”也就成了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地名,如北平仅仅是北京的历史地名,而不是今天的名称一样,中国人称呼韩国首都使用中文译名“首尔”,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中国有关外国地名翻译使用规定。
  有关改名的趣闻:
  香港有两首粤语流行曲以这次改名事件为题材,分别为周国贤的《汉城沉没了》及李克勤的《情非首尔》。两首歌都借用这次改名事件来比喻世上没有永世不变的爱情。
发表于 2008-12-17 2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韩国何苦这样来着?让他们用汉文,我们还没说不答应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越来越好!

555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星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9072
发表于 2008-12-18 08: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南
当中国的奴隶也是光荣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
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
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
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

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
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
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
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