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2387|回复: 2
收起左侧

一位七旬老人的古城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8 0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webp.jpg
我家世居南康镇西门外的大王庙陈村。出大西门沿大路西行一里许便到了城山岭。岭上紧靠大路的北边,有座向南的四合院式庙宇,县志上记为城山庙,俗呼大王庙。解放初,庙宇正殿供奉的神像还在,是一个持大刀的武将形象,本地人称为“城山大王爹”。我们家族聚居的村庄就在大王庙后面,故老相传这座庙是我们陈姓的私庙,供奉的是陈友谅。大王庙所在的山头现在已经被打平,建了庐湖春天和庐湖花园商品房小区。新修的迎春桥路就从大王庙的原址经过。
2.webp.jpg
江西星子的陈姓人为何供奉湖北仙桃的陈友谅呢?查方志和家谱,元朝末年,江苏江都人陈善卿从上海县令来南康路担任杨林河泊所大使。据资料,河泊所掌管渔产管理、鱼税征收、捕捞水域划分和渔场登记管理等职责。当时星子县是陈友谅的势力范围。湖课吏出身的陈友谅,当然知道湖课税的收取对他争夺天下的重要意义。陈善卿过来应该相当于今天的人才引进政策。
3.webp.jpg
入明后,陈善卿改任星子县丞,退休后未回原籍江都集贤甫,定居南康城内的昌谷巷。按古代城池图记载,昌谷巷是从砚池街上琵琶岭的一条街巷,因南宋时名臣曹彦约(号昌谷)居此故名。陈善卿家族日众,后迁城西城山岭。为纪念陈友谅对陈善卿的知遇,陈氏一族于此建庙供奉香火。善卿公是星子陈姓14个庄的发脉太公。可能是因为陈善卿的官职县丞又名少府的缘故,城山岭又名少府岭。看到有的资料说少府岭是因为葬有北宋名士刘凝之而得名。刘凝之官颍上县令,没担过县丞,何来少府之说?刘凝之夫妇墓址在今南康大道西端十字路口处,我们当地人称这地方为“圈垄”。1960年代村民将“圈垄”石(墓低围墙石)抬去修了蔡家岭鸭嘴塘。1980年砖瓦厂取土挖出刘涣夫妻坟内的两块墓志铭,现藏点将台。
4.webp.jpg
     南康古城是我生我长的地方。她前临碧波万顷的落星湾,后倚翠耸千仞的匡庐山,一城坐拥名山名湖,海内几曾得见?她因为是千年历史的南康府和星子县“府县同治”的所在地,被称为“南康城”,在文人笔下干脆简称“康城”“星城”。又因在匡庐山脚下的缘故,古代著述中也称之为“匡城”。可以说,谈庐山,就是说星子。二者的自然、地理、人文不可分割。
     古城坐落在庐山伸入鄱阳湖的一个半岛上。她的东边和北边是宫亭湖,西面和南面是十里湖(即落星湾)。城内由南北方向的数条岭埂组成,被“前山”和“后山”两条长龙合抱,正对“一郡印星”“两学文星”的落星石。古城东边的山岭为前山,南端山咀称黄婆矶(老县中处),往北延伸称锦岗岭(有东风船厂、大塘村)。古城西边的山岭为后山,南端山咀称南门矶(今气象局处),往北延伸为迎春岭、栎子峦(柏树峦),今为柳絮路。古城内两条大岭,琵琶岭从小南门直接北门,余公岭从余公塘直到府衙。另在东门处有东门岭,亦称东仓岭(东风船厂职工宿舍区)。城北有黄泥岭,城西有少府岭(清道光年蔡姓从马家冲迁来,始有蔡家岭之名)。
5.webp.jpg
古城在清康熙时称城市党,全城分集贤、归厚、兴政、永宁四坊。民国初分彭蠡、匡庐南北二镇。抗战胜利后始称南康镇,“文革”时一度改称“东风镇”。
6.webp.jpg
7.webp.jpg
有城墙者方能称之为“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南康知军方岳始筑土城,长5里许,作九门。明正德七年(1518年)知府陈霖凿石为城,长千丈,高二丈,开门五,上建城楼。城南滨湖,城东北西三面开挖宽二丈、深一丈五的护城河。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知府狄尚絅组织星子、都昌、建昌、安义四县修复城墙,长1016丈,高二丈三,耗银15000两。设东门“东汇”、北门“匡庐”、西门“西宁”、南门“彭蠡”、小南门“紫阳”、小西门“德星”六座城门。城墙的走向,东线大约沿今翠花路东船宿舍至老石粉厂,西线就在今天的匡庐路外侧,北线从今天的五岔路口高杆灯往东农机公司、菜市场,南沿老县中操场南经原煤炭公司、至航运公司造船厂(现填为紫阳广场)。城墙1956年被拆除至县坡头建“大众俱乐部”(老百货公司内),现尚留老县中及原粮食加工厂两段可寻。
8.webp.jpg
古城东门在今翠花路与东门巷交汇处,北门在今五岔路口高杆灯处,西门在今匡庐路和迎春桥路交汇处,南门在老县中大门旁,小南门在今紫阳堤防洪闸口北数十米处,小西门在匡庐路原食品厂往食品公司处。出东门,经山川坛、锦岗驿(今大塘村处),过赣江,走鼋河洲千眼桥,再过赣江故道,上多宝蒋公岭,去往都昌县;出北门,经绿瓦庙(元帝宫,今上桥李安置房小区处)、五里牌(不是今五里牌集镇,在今工业园供电所处)、罗汉寺(今胡家垅水库)、桃花铺(今下畈李村处),去往德化县;出西门,经迎春岭社稷坛(今迎春桥路和柳絮路交接处)、少府岭大王庙(在今庐湖春天东门处)、西观(能仁寺,在今帝景御园小区内)、流泗桥(今紫阳西堤内侧)、九虹桥(今长虹港彩虹桥处)、章恕桥、锦屏铺(今石材城内),上观音崖、经归宗、老隘口、龙山铺(今隘口街粮站处),往德安县;出南门,过紫阳桥,从紫阳堤乘舟,上可南达南昌、上饶,下可北往湖口、长江;出小南门,为紫阳堤内避风港,方便从港湾内弃舟进城;出小西门,走十里湖,一路经落星墩达下岸角,往张汉岭街、花桥市、蛟塘街。一路经铺门石(该地原有歇脚茶铺,又名覆盆石,今七夕公园)、杨五庙、钱湖街、横铺(今华林共同村北),往横塘街、泽泉街(今斜林李村),水旱两便。
9.webp.jpg
古城内的主要街道为大十字形。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从南康府衙的大门谯楼(点将台)出来,沿府前街,穿过“真儒过化”、“内台总宪”(俗呼“嘉靖牌坊”)两座牌坊,到达十字街口。继续南走,穿过砚池街、四牌坊街,直达紫阳门。这条夹在琵琶岭和余公岭之间的南北大街原来都是用麻石铺成的,俗呼“麻石街”,“文革”后才改铺成水泥路面。砚池街的得名是因为这条街过去大都是刻售星子特产金星砚的商铺。在十字街口往东称县坡头路,横贯余公岭,直通袁家桥。
10.webp.jpg
十字街口往西是西宁街,横贯琵琶岭,直通大西门(曾称西宁门)。西宁街上坡一段又称朱公坡、大正街。朱公坡顶往北,是北门巷街道,可通往北门。西宁街和北门巷都是麻石横铺地面,至今保留原貌,古色古香。从大正街南侧穿万家细巷,经杨裁缝洋楼东边有路往小南门。杨裁缝洋楼前,往左下坡是昌谷巷,通砚池街,往右下坡通小西门。另外,从点将台到彭蠡门之间也有路直通。彭蠡门外原有“天恩存问”牌坊(隆庆牌坊),彭蠡门内原来有袁公街、瓷器巷,再向北经七石桥(芝华桥)、准提阁,通向府衙。
11.webp.jpg
西宁街一直是古城的商业中心,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繁华依旧。北边店铺从杨五角开始依次为:混一天(油条店)、鸿昌(饮食店)、景氏杂货、胡克祥(后朱普华家)、张氏照相馆、新华书店、益大(今郭氏私人教堂)等等。南边店铺从工农兵餐厅开始依次是:艾皮匠(补鞋)、吴润生家、刘秋桂家、黄姓烟土店(后为药房)、细巷(通万正善“万家楼”)等等。
12.webp.jpg
古城内有一条溪涧,发源于黄泥岭,流入紫阳堤内。因为在爱莲池东的涧水边建有“冰玉堂”,纪念“冰清玉刚”的北宋隐士刘凝之,人们便将这条溪涧命名为冰玉涧。冰玉涧一路流下,到袁家桥一段为直线。从袁家桥到紫阳门一段为反S形。在水流回转的两弯处,一是黄家巷,一是余公塘,都是出人才的风水宝地。横跨冰玉涧的古桥保存完好,从上往下依次为流化(冰玉涧)桥、袁家桥、花(黄)家桥、七石(芝华)桥、通江桥、广惠桥。2013年修建桃源大道时在广惠桥拱下发现100多个北宋刻字,有着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其他古桥亦不逊色,期待在“南康古城”项目建设中有新的发现。
13.webp.jpg
古城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府衙前的点将台(谯楼),府衙东的爱莲池,老县中的耶稣教堂,袁家桥东的张教官(海会军训团张尔祥上校)别墅、老县委内的张主任(***特训班张与仁中将)洋楼。其他如姜家祠堂、胡家大屋、张家大屋、阳家老屋、李家老屋等赣派民居,在老城“棚改”中得到重视保留。城南仅剩1/4长度的紫阳石堤也被评为了“国保”。现在所称的紫阳堤其实是宋代的紫阳堤和明代的田公堤的合称。现在南门外沙场就是田公堤所处的位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县城垃圾填埋而成南门码头货场。田公堤东头原来有开口,叫东闸头,用以进出避风船舶。田公堤西头有三孔紫阳桥与紫阳堤联通。紫阳堤分两段,东段与西段前后错开,留有一进出船舶的口子。东段内尚存原始港湾。西段有东段的两倍,现在已经填平为紫阳广场。
14.webp.jpg
古城还有一些著名的建筑,可惜没有留存至今。它们是点将台前面的“真儒过化”牌坊,老县委门前的“内台总宪”牌坊,大南门外的“天恩存问”牌坊。城东湖岸的梯云塔(大塔,又称永镇塔),黄家巷后前山上的凌云塔(细塔,又称文峰塔)。琵琶岭制高点曾经有一栋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杨裁缝洋楼。“杨裁缝”就是清末县城的大财主杨克清。这栋洋楼有三层,青砖砌成,前带走廊,是1980年拍摄《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外景地。后被拆除,在其址建商业局(后为供销合作社)办公楼。
15.webp.jpg
16.webp.jpg
17.webp.jpg
18.webp.jpg
知府衙门从点将台一直到老公安局后民警宿舍。知府正堂在老文化馆位置(现在的爱莲路)。老公安局院内两棵千年桂花树是知府眷属居住的后衙。知县衙门在县坡头今县二小内。清朝末年太平军乱后一度迁往小西门内(原食品厂内)。民国废南康府后,县衙才搬至点将台后的知府衙门。老府学在前山今老县中位置,说这里的学校继承千年文脉一点都不为过。县学也叫“孔圣殿”,现为紫阳豪庭小区。这里建国初改县政府,后建医院,再为武装部。
19.webp.jpg
20.webp.jpg
府城隍庙在琵琶岭杨裁缝洋楼前原百货公司仓库位置。县城隍庙在大西门内原粮食加工厂办公楼处。东门观(东元妙观)在东门口原针织厂内。西观(西元妙观)在少府岭西原能仁寺基,据说曾为吴师子讲学堂,观内原有“碧云天”山门牌坊。上世纪八十年代仍存古梅两株,深井一口。现建为“帝景御园”小区。
21.webp.jpg
我清楚记得,1971年大王庙后建农药厂。我们村民在挖土施工时,挖到了一只朽烂的铜三角锅。这锅青铜质地,有两尺高。我们几个村民当废品卖掉了,每家分得25元。我妻子用这钱帮4岁的大儿子做了一件黑线布面子的棉袄。当时村民认知水平都低,也没有文物意识。现在想来,那个三脚锅应该就是青铜鼎了。
23.webp.jpg
还有,根据文史研究者的最新考证,在今天的庐山市气象局位置,在宋代是著名的“后山陈氏”的居住地。其家族“甲秀堂”所藏的法帖和书籍“号为天下第一”。南康古城的深厚积淀,由此可见一斑了。

作者 | 则恭口述,星湾笔录
图片来源 |王忠芳( 老照片)、刘晓宏(航拍照片)
编辑 |  小鱼
审稿 |  飞飞
投稿邮箱:  895695472@qq.com

临渊羡鱼
发表于 2019-7-18 17:2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古老的南康府名胜古迹很多,保存下来的很少,好可惜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7-21 22:1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从文章得之县二小内原来是古县衙之地。我一直在猜测那里是什么地方。六十年代初,我读小学就是在这里。(现一小原来叫城区小学,应是一九六二年建好,小学才从这里全部搬过去。)当时这里房子是个四合院式带走廊房屋。朝南一栋大门进去。门前有石阶下到直通坡头的大路。直线过路又是石阶下去有个大操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