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尚庐山(原星子网)

查看: 3298|回复: 2
收起左侧

[庐山外国语学校] 宋汶 《湖乡往事》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9

帖子

287

星币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78
发表于 2012-6-21 1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湖乡往事
宋汶
      或烟波浩渺,或粗犷苍劲……记忆里,故乡的湖泊总在不断地变换画面和色彩。
      读书后,才知道大人常挂于嘴边的“湖里”,竟是我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
   湖汊扳鱼
      秋天,是鄱阳湖鱼虾收获的日子。七十年代末,父亲在县城上班,回家后常带我到湖中扳鱼。行走于干涸的湖中腹地,父亲总会跟我讲述鄱阳湖的奇闻趣事,“沉掉鱼门县,浮起吴城来” 、“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一千多年前,我们脚下曾是一个富庶的县城,叫鱼门县。多少年后,不断有人在这里发现湮没于地下的陈迹:有古老的麻石街,有露出湖沼的屋角。每每听到这里,眼睛不由自主地投向脚下的泥土,希望能幸运地发现古县残留的遗物,却始终没能找到。行至湖中河港旁,父亲便将背上驮着的大罾放下,平铺在湖滩上,然后用一张锹,在河岸叠起一个土墩,钉好木桩,将大罾撑起,一时间,我感觉父亲仿佛撑起了一片天。在故乡的池塘,我也用小罾扳过小鱼,那是一种只有一米见方的渔具,父亲的罾却大出十来倍。大罾在父亲手下徐徐降至湍急的河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大罾攀起,罾网中央一条条鲜活的鱼儿欢蹦乱跳,岸边的我,在阳光和湖水的映衬下,同鱼儿一同跳跃。
      有时父亲会与渔友一块在湖里过夜,第二天早晨,我便有机会去十里外的湖汊为父亲送饭。仲秋时节,寒风在开阔的湖滩上游荡,茫茫原野里,常常只有我一人行走其间,却从未感到过寂寞,因为在潜意识里,故乡的湖滩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不远处,渔网在晨光中起落,一架、两架、三架……朦胧中,满河都是,构成一幅极具生命韵律的秋收图。吃过饭,父亲挑起渔具和满篮鱼虾,我看见担子在父亲肩膀上悠悠地颤抖,抖出对生活的那么一股儿劲,那么一份热情。回到家后,母亲总要挑几条大的给屋后的五保户姜婆婆及村里的其他老人,一篮鱼只剩下底层几尾鱼,妹妹噘着嘴说,鱼都快送光了。一向和蔼的父亲,立即严肃起来:这鱼是故乡的湖水养育的,又不是我家养的,怎能独自享有呢!故乡的湖泊以她的博大情怀惠泽着两岸人民。在那个经济刚刚复苏、物资依然匮乏的年代,父亲用他的大罾,为家人、也为邻里乡亲扳来鲜嫩的美味,也扳起艰难时世一串串快乐的音符。
还草愿
     几年前,一位家乡人进城开了爿小餐馆,会做一种地道的家乡菜:将红薯粉用水调匀,拌上肉末、鄱阳湖虾米,倒入锅中一搅拌,一道黏稠嫩滑的佳肴就做出来了,父亲为它取名为“三都糊涂”。究其历史,它与蓼南乡(旧称三都)的一种风俗有着很大的关联。 蓼南乡地属沿湖乡镇,芦柴几乎是它唯一的燃料,湖草又是沤田的上好肥料。春天是打湖草的季节,打芦柴则在秋天。打柴草的日子,湖洲终日回荡着爽朗的笑声。村人用扒河船将柴草装载至离村最近的港湾,由此兴起了一种叫做“还草愿”的风俗。这一民间祭祀活动,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春秋战国时,汉人就有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祭祀的习俗。《韩诗章句》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执兰召魂续魄,祓除不祥”。对于这些记载,湖乡百姓未必熟悉,他们只知道,祖祖辈辈受鄱阳湖恩赐太多太厚,该用某种方式向母亲湖略表谢忱!每年春三月,村人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进行还愿活动。每逢此时,全村劳力在一起聚餐,其中有两样必备土菜:一大锅肉末著粉羹,即前面说的“三都糊涂”;另一锅便是自磨的豆腐。饭前,打柴草的男丁,面朝鄱阳湖的方向,虔诚地摆好饭菜,斟满美酒,口中念念有词。之后便围坐在祖厅的大圆桌旁吃饭。饭后,每户还可分得一大钵红薯肉粉和一盆豆腐,在家等待美味的孩子,犹如年三十晚盼望压岁钱一般兴奋。
      随着鄱阳湖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人们对 “还草愿”习俗也倍加珍视。湖洲年年绿,生活日日新。这一习俗一如满洲的湖草:丰茂,绵长,生生不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本站法律顾问:易胜华律师|手机版|小黑屋| 尚庐山(原星子网)

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

备案报警

Powered by Discuz! X3.4( 赣ICP备16012230号-1 )

公司名称: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201至C-206店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